close

身處這個資訊大洪流時代,成功及永續經營的企業必須能夠預測其産業的環境變化、必須適時獲得即時資訊以做出最佳決策及行,它還必須知道策略目標是否達成、是否能滿足組織裏各方(包括股東、管理階層及員工)的需求。一套能與願景及策略相結合的企業績效衡量(Performance Measurement)機制是最迫切需要的,正是所謂「能被衡量的事務才能被管理(What gets measured, gets managed)」。

然而,傳統的績效衡量往往偏重在衡量企業的財務績效表現。我們可預見,這種方式在商業環境逐漸從工業經濟時代邁向知識經濟時代、從産品導向的經濟時代轉向服務導向的經濟時代之際,對於需要持續維持及創造競爭力的企業而言,會是一個極大的絆腳石。

「平衡記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是羅伯‧科普朗(Robert S. Kaplan)及大衛‧諾頓(David P. Norton)教授提出來的。他們在80年代末期開始一項計畫,了解到過度倚賴財務性衡量指標的限制,也了解到當時企業許多改善短期績效的做法—例如裁員、降低訓練、研發、行銷、及顧客服務等花費,勢必將危害企業未來的財務狀況。相反地,也有部份企業為了建構未來的核心價值而過度忽略財務性績效指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l706766 的頭像
    pl706766

    PL HUANG

    pl7067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