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策略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0個問題吃定所有對手

by Steven Babitsky、James J. Mangraviti
譯 者:黃貝玲
出版社:時報出版

 

會問,你就贏!

只要懂得運用問題,不論要:打探底細、找到作決定的人、先發制人、限制對手空間、拉高自己姿態;還是要:把餅做大、爭取漂亮價格、突破僵局、順利成交、攻破對方心防,必勝武器就在你手裡!

問題,是策略性的進攻,也是攻擊性的防守

客人:最近生意怎麼樣?(探聽資訊)
店員:不好做,景氣不好。
客人:是喔……這個要1,000元?議價空間有多少?(爭取價格)
店員:買3組的話,2,500你可以接受嗎?(把餅做大、定錨效應)
客人:你知不知道,你競爭對手的價格比較低?(建立優勢)
店員:這要看你要的是品質還是價格?(保護價格)
客人:當然都要,2,400可以吧。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不接受會流失我這個客人?(心理戰術)

pl7067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ogle衝擊

by Randall Stross
譯者:吳嘉哲、黃貝玲
出版社:遠流

本書作者以多次深入採訪Google最高層主管與直擊Google企業總部現場經驗,來詳實描述Google這個企業欲掌控全世界資訊的宏大企圖與野心。

內容包括從一開始布林與佩吉兩位創辦人在唸書時萌生天真的創業理想,歷經多次成長挫折而至終成全球數位巨人的詳實過程。

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目前掌握全世界68%搜尋市場的Google,如日中天的地位已如網路世界的微軟。然而,它仍不滿足,繼續推出許多新服務,包括頗受爭議的圖書搜尋與地圖搜尋(Google Earth)、搶進無線上網手機市場、以及購買影音搜尋引擎Youtube等。

Google真的能成功嗎?這個掌握網上眾多資訊的巨人,又會為人們帶來哪些影響?在書中都有精采的觀察與討論。


pl7067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EO創業學
by BusinessWeek
譯者:黃貝玲
出版社:美商麥格羅希爾


《CEO創業學》(Entrepreneur Power Plays)這本書的焦點放在一群成就非凡的創業家身上,他們有些人經營自己的公司,有些人則是為大型組織注入創業精神的活力經理。本書的陣容令人印象深刻:賴瑞‧佩吉(Larry Page)與瑟吉‧布林(Sergey Brin)在史丹佛大學讀書時,不眠不休地尋找一種搜尋網際網路的新方法,這項技術後來醞釀出如今雄霸一方的Google;高爾夫球職業選手葛瑞格‧諾曼 (Greg Norman)並不以自己在高爾夫球場上亮眼的成績自滿,他創立了各式各樣每年為他賺進數億美元營業額的事業;另一位專業人士──強納森‧溫德爾(Johnathan Wendel)是虛擬電玩世界中的頂尖職業選手,他力圖要將電玩這種小眾現象(niche phenomenon)扭轉成為百萬人觀賞的主流運動;透過新興起的網站Digg.com,凱文‧羅斯(Kevin Rose)下定決心避免重蹈2000年達康公司泡沫化的覆轍,證明Web 2.0公司也能在挹注最低創業資金的情況下成功推出;在星巴克掌控的世界裡,堅信其它沖泡咖啡業者仍有生存空間的大衛‧舒曼(David Schomer)成立了維瓦奇咖啡店(Espresso Vivace Roasterias)。

中國大陸迅速崛起,也孕育出一批積極進取的創業家。我們透過其中一個個案檢視了大陸最熱門的消費性產品及這些產品背後的功臣。在那裡,我們訪問了中國的楊元慶,他在努力讓聯想集團(Lenovo Group)融合中美兩家最優秀事業的文化之際 ,還能維持如小型公司般的敏捷度。

不令人意外地,創業熱誠最佳典範有許多是源自於美國矽谷,因此我們經常造訪那裡。超級明星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讓我們看到,持續不斷的創造如何成為亞馬遜網站成功的關鍵;通用性(versatility)如何成為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獨特的營運模式,他是將電腦玩家手中的Linux作業系統,發展成為足以和微軟視窗作業系統(Windows OS)分庭抗禮的對手產品;美國加州的林登實驗室(Linden Labs)了解人們對虛擬社群的著迷,這是該公司線上之星《第二人生》成功的最大原因;在巴黎,阿普羅尼亞‧普瓦蘭(Apollonia Poilâne)透過誘人的產品加上不斷的創新,為她的麵包店注入一股強而有力的新活力;海峽的另一端──倫敦,日本籍設計師原田美沙(Misa Harada)正引領當今名流階層的時尚風格。

在發展快速的服務業裡,羅柏特‧方克(Robert Funk)的警覺性、以及他預先思考潛藏問題的能力,讓速達人力資源服務公司(Express Personnel Service)得以成為人才管理業界的動力房;鼓吹環境永續則是陽光農場(Sun Ranch)創辦人羅傑‧朗(Roger Lang)與辛希雅‧朗(Cynthia Lang)維繫成長的關鍵。

本書結尾,我們觀察了MySpace世代如何在線上過生活、購物、玩耍,最後並提出我們的一些想法。希望藉由這本書,加速誘發出你的創業思維與活力。

pl7067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探討企業如何形成其策略及執行步驟之前,我們首先得先對策略下定義。安德魯(Kenneth R. Andrews)教授在《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文中是如此定義策略的:企業策略是一家公司的決策模式,決定及揭示該公司的目標與目的,為達到這些目標而提出重要的政策及計畫,定義企業欲追求的業務範疇、欲獲取之利益種類、欲成為之人力組織,及欲給予利益相關人(股東、員工、顧客及合作夥伴)之經濟與非經濟利益的性質。

昆恩(James B. Quinn)教授在〈Strategies for Change: Logical Incrementalism〉文中認為,策略是一種整合組織內之重要目標、政策及行動順序,成為一凝聚性整體的模式(Pattern)或計畫(Plan)。一個完善規劃的策略,能協助企業依據本身的優劣勢、預期的環境變化及既徵者可能的發展,加以安排及分配資源,以形成有利本身發展的情勢。

明茲柏格(Henry Mintzberg)教授在〈Five Ps for Strategy〉文中則認為,策略有五種可能的定義:一、策略通常被視為是一種計畫(Plan);二、策略可以是商場上用來嚇退敵人、或早競爭者一步的計謀(Ploy-action);三、策略可以是定位(Position)-一種既有資源及能力能符合能市場機會的利基、或防禦定位;四、策略可以是遠景(Perspective),是企業集體智力對其應該做的事的看法,例如惠普的惠普風範(HP way)、麥當勞強調「品質、服務、清潔與價值」;五、策略也可以是一貫的模式(Pattern)-一種一致性的行為,不論是出於有意或無意,例如某時期福特汽車只提供黑色的Model T汽車。總而言之,我們可以將策略視為企業為了實現其期望目標,所擬定的計畫、或是已採取之行動(Alex Miller及Gregory G. Dess,《Strategic Management》)。

一般來說,我們大致可以將策略管理分為三大階段:從「策略的規劃」、「策略的執行」,一直到「策略的評估」。Andrews教授認為,企業在規劃階段需要分析與概念上的能力(Analytical and Conceptual Ability),而在執行階段則需要管理上的技巧(Administrative Skill)。以下我們將深入探討策略管理的三大領域。


pl7067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